澳门24小时用心打造一24小时

澳门24小时用心打造一24小时

澳门24小时用心打造一24小时:河南文旅起好步 “虎力”全开谋新局


  人勤春来早。2月8日,虎年新春上班的第二天,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落实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建设“三山”康养旅游基地……一揽子实实在在的措施和项目,伴随着春天的生机一起到来。会议透露出极强的信号: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虎力”全开谋新局!

  确定文旅强省进军路线年,是极不平凡的一澳门24小时用心打造一24小时年,既有疫情灾情频袭的困扰,又有重大战略机遇带来的希望。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描绘了“两个确保”的宏伟蓝图,把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一。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迎难而上,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新进展。

  这一年,传承弘扬文化遗产成效显著。14项考古项目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居全国第一。双槐树等3个考古项目入选202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我省累计入选总数达49个,居全国首位。河南成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5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74亿元)纳入国家盘子,庙底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州博物馆新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等建成开放。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主根、国家历史主脉的地位无可争议,但要塑造“行走河南读懂澳门24小时用心打造一24小时中国”品牌体系,普遍存在“有说头、缺看头,有资源、缺转化,有建筑、缺场景,有形态、缺业态”的问题亟待解决。

  抓线推点,是破解这个难题的有效手段。本次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透露,我省推出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起源、逐鹿中原、追寻先贤、姓氏寻根、元典思想、治黄史诗、科技发明、四大古都、中国功夫、红色中原、考古发现等16条主题文化线路,并按照有内涵、有基础、能立项、可做成的原则,筛选100个国家文化公园代表性展示项目,阐释“为什么在河南读懂中国”的时代命题。

  超过10个重点项目的城市有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市,这也和四市拥有的厚重文化资源相吻合。其中,既有大家熟知的新郑黄帝故里、登封观星台、开封铁塔、清明上河园、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龙门石窟数字展示中心、殷墟遗址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知名项目,也有新密李家沟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州桥及古汴河遗址、嵩县两程故里、大谷关客家小镇、曹操高陵等一大批还未开放以及亟须提质升级的项目。

  郑汴洛三市是我省历史文化资源的富集地。从年接待游客数量看,三市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强。会议透露,把郑汴洛联合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国际文化旅游之都。三座城共打造7个片区,郑州打造以只有河南、电影小镇、方特为支撑的中牟文创园以及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大嵩山文化旅游区、沿黄河片区。洛阳重点打造龙门和小浪底两个片区。开封要把宋都古城13.1平方公里作为一个目的地来打造。七个片区协同,将把“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展示出来、支撑起来。

  从会议上接到2022年的工作任务后,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芳深感责任重大,她说,郑州将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加快黄河国家博物馆、商代王城遗址保护开发、“黄河天下”文化演艺综合体、郑州海洋馆、郑州国家级非遗展示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高水平谋划建设大伏羲山旅游度假区。

  “本次会议提出的16条文化线条重点线个重要展示点。”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魏培仕表示,开封将找准自身定位,打造拳头产品,推动数字赋能。加快顺天门城摞城博物馆、州桥汴河遗址博物馆、小宋城二期博物馆、河南省古代城市考古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开封分院等五大博物馆建设步伐,打造独具特色的考古遗址博物馆连廊。

  “今年的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站位高远,客观务实。”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大鹏说,洛阳将按照全省部署,积极筹备2022世界研学旅游大会,做好重点博澳门24小时用心打造一24小时物馆建设,建成开放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万里茶道博物馆,加快推进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步伐,争取5家非国有博物馆达到开馆条件。将洛阳打造成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重要展示地。

  从“成名已久”的秦始皇兵马俑到“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从中国第一个有可靠文献记载的都城殷墟到历久弥新的良渚古城遗址,不断引发大众求知、好奇之心,吸引无数观众赶赴现场一睹为快,“考古旅游”成了备受年轻观众喜爱的新国潮。

  “考古旅游”无疑是深化文旅融合重要载体,也是赋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具体举措。会议明确提出考古旅游要实现新突破,而且迈出了坚实步伐。借鉴内蒙古敖汉小米、辽宁岫岩玉依托考古成果成功转化为优质产业的成功案例,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两个成功案例的策划者达成了合作,要将殷墟、二里头、三门峡庙底沟打造成考古旅游的示范性工程。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甲骨学堂”成立于2014年,通过听、看、写和现场体验,让孩子们感受汉字的神奇魅力。几年下来举办汉字教育活动近1000场,吸引了近40000个家庭参与其中,几乎场场爆满。而且他们不仅在馆内办学,还时常走出馆外,与殷墟博物馆、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汤阴岳飞纪念馆等安阳域内6家研学基地结盟,共同开展研学活动。

  “将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落到实处,主要在于创意、创新、创造。”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说。

  值得高兴的是澳门24小时用心打造一24小时,河南文博领域迎来重大利好:省文旅厅每年拿出4000万元,对数字化建设进行奖补。从今年开始,奖补的重点从传统景区转向大遗址、博物馆等文博场所的数字化升级改造,用数字活化文化、用数字展示文化、用数字诠释文化。以“龙门数字化展示中心”“数字红旗渠纪念馆”为引领,推动建成一批沉浸式数字体验场馆。

  今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还透露,省文旅厅、省文物局统筹资金1.5亿元,对今年3月份能在当地立项的、半年能够开工的重点项目,进行资金倾斜或奖补。省文旅厅成立文物保护利用、文旅融合项目、数字化展示、研学旅游等专家委员会,共31个团队,与重点项目所在市(县、区)进行对接,切实提升其建设和展示水平。

  “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仍是文旅文创融合“重头戏”。在去年成功探索“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首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实践基础上,今年省文旅厅继续开展大赛活动,选择浚澳门24小时用心打造一24小时县、温县、辉县、林州、栾川5县(市)10个村,吸引全国大学生走进中原大地,用非遗创意打造出契合大众精神需求、消费需求的非遗空间和文创产品,着力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

  “吃住行游购娱”,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吃”。如何让河南烩面、洛阳水席、开封灌汤包等河南名吃产业化发展,将是2022年我省文旅工作的一大重点。

  一份小小浙菜单,吃出了万亿大产业。河南也意图以美食为媒,带动美食旅游经济的扩展。据悉,省文化和旅游厅已经邀约浙江“百县千碗”团队,与相关方面深入对接。2022年,豫菜作为传播中原文化的重要载体,被列入文旅行业工作重点。未来,会有更多国内外游客来到河南,通过豫菜,品尝五味中和的“好滋味”。

  2022年,全省将以县为主体、以村为单元,建设“三山”康养旅游基地。联合省交通运输厅,打造黄河小浪底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黄河文化体验风景道。打造河南版的乡村旅游1号公路。民宿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据悉,信阳把发展民宿+美食作为大别山生态旅游的突破口。济源市列出专项支持资金,安阳石板岩镇2022年民宿投资将达8个亿。

  2022年,全省还将建设更多文旅地标。郑州之外,驻马店也要有方特了。项目位于驻马店市胡庙乡,离市区仅10公里,包括“熊出没”乐园、“熊出没”水世界、“熊出没”酒店等系列文化旅游项目及其他相关配套项目。周边交通道路畅达,有老乐山、金顶山等景区环拱。驻马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新阁表示,将尽快开工建设“方特熊出没旅游度假区”项目,以一个主题乐园激活一座城,打造驻马店新的文旅增长极。

查看全部
网友关注
  • 12306资讯动态
  • 12306车次查询
  • 12306火车票
查看更多12306火车票预售期>>
精选文章
热门列车线路
最新问答
12306常见问题